迸发高原新活力 |
——2017年以来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综述 |
西藏高原之宝牦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正在生产线上分拣乳制品。 本报记者 唐斌 次旺 摄
林周县塔玉糌粑加工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筛选青稞。 本报记者 唐斌 次旺 摄
本报记者 张尚华
2017年前三季度,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以下简称:非公经济)市场主体已达20.94万户,占全区市场主体总量的96.2%;注册资本(金)达到6177.82亿元;从业人员117万人,占全区社会就业人口的96.8%;非公经济增加值397.41亿元,占全区GDP的42.3%。
截至2018年3月底,全区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达到22.61万户,同比增长18.81%,占全区市场主体的96.19%;注册资本(金)达到6842.16亿元,同比增长31.88%。
一组数字,折射出了我区非公经济的发展速度。非公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载体。
2017年以来,全区各级工商联和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紧紧围绕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奋力推进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教育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工商联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三性”有机统一的基本特征更加凸显,凝聚力、影响力、执行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强化服务,助推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坚持服务意识,主动融入促进企业发展大局,主动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发展瓶颈,主动创新企业服务模式,推动改善民营企业发展政策环境。
——围绕新常态下的经济政策框架,组织召开非公经济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发展短板座谈会,深入了解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困难,激励民营企业适应新常态,补齐自身发展短板,培育激发内生增长动力。
——加强国税、工商、人社、统计和工商联五方联系工作机制,召开小微企业发展高峰论坛,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
——多次组织开展民间投资专项及联合调研,向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有效促进了政策落实和环境改善。
——与人行拉萨中心支行等部门多方协调,共同组织举办“2017年西藏自治区金融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推介会”,1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39家非公企业现场签订了39份授信协议,金额近26亿元。
——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日活动,积极反映企业的合法诉求,维护非公企业的合法权益。
——配合自治区招商局举行招商投资推介会,推介15个项目,涉及投资137.62亿元。报送对外推介非公企业招商引资项目4个,涉及投资达28亿元,其中包括重点推介民商时代广场项目,涉及投资18亿元。
——向全国工商联上报产业扶贫项目21个,涉及投资达11亿元。
——组织民营企业赴台湾进行商务考察,积极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打通南亚大通道”建设牵线搭桥、创造条件。
通过这些方式,积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消费升级需求,全面变革生产、管理、营销模式,加快供给创新和品质提升,引导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更多知名品牌。
发挥优势,合力推进脱贫攻坚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区党委、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区各级工商联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履行社会责任。全区非公经济人士利用自身管理、技术等优势,广泛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助力脱贫攻坚,成为提高农牧区发展能力、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力军。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成立精准扶贫办公室,举办全区“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台账管理员培训班,完善台账管理工作。
在精准扶贫行动进入关键时期、攻坚时期,召开全区非公企业精准扶贫推进会,提出《全区“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下一步推进意见》,引导民营企业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捐赠扶贫。截至2017年底,全区560家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结对55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共投入资金4.25亿元,带动3.1万名贫困人口致富。
成绩显而易见。
西藏山南羊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西藏金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获评全国工商联“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西藏山南羊湖建筑有限公司还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民营企业家风采”奉献奖。此外,日喀则纳尔扶贫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尼玛扎西、西藏老阿妈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次央、隆子县隆子河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巴珠荣获感动西藏扶贫“十大人物”。
承担责任,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和谐之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关乎经济发展、边疆稳定、民生保障、社会和谐。
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全区个体私营从业人员达到120万人,占全区就业人口的96.8%。
为做好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2017年以来,自治区工商联支持企业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优化升级需要,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
大力引导宣传《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若干意见》的精神,鼓励非公企业吸纳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就业。
加大就业优惠政策解读力度,引导民营企业家响应倡议,积极发展实体经济,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完善职工工资协商工作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员工更多地分享企业发展成果。
与人社、教育、国资、工信等部门联合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专场招聘会暨第五届大中城市联合招聘会活动,412家企业和单位提供4500余个就业岗位。其中300余家非公企业提供3000余个就业岗位,5600人次入场求职,现场达成意向性协议1279人,签约306人。2017年,我区非公企业实现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就业421名。
下一步,全区各级工商联组织将紧扣“两个健康”主题,把握“三性”有机统一,坚持政治建会、团结立会、服务兴会、改革强会,深入调研,窗口前移,掌握第一手资料,打造工商联工作品牌,不断出精品、出拳头产品,增强工商联凝聚力、影响力和执行力,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自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表率和践行亲清政商关系的典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力争非公经济增加值、上缴税收、提供就业岗位分别增长15%以上,不断推动我区非公经济和工商联事业再上新台阶,努力在新时代为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