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藏统一战线 > 统战人士 > 正文

坚守与新生——西藏农奴制社会经历者说

作者: 刘洪明发布时间: 2020-06-01 17:52:59来源: 新华社
打印
T+
T-

  窗外微风习习,阳光透过玻璃撒满二楼阳台。90岁的边巴仓决老人,每天早上吃过糌粑后都坐在沙发上晒太阳,她看着满屋子的鲜花盛开。她29岁那年经历了人生巨变。

  1959年3月28日,西藏民主改革,从此废除了黑暗的封建农奴制,人民由此翻身解放,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61年来,社会制度的变更给百万农奴带来了人生蜕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他们的生活日新月异。

  在日喀则市白朗县旺丹乡桑巴村,66岁的白玛老人(右)在用羊毛纺线(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洪明 摄

  同样吃糌粑,分量和心情截然不同

  3月,坐落在半山腰的日喀则市白朗县旺丹乡桑巴村生机勃勃,农牧民忙着翻耕农田,羊群从路边跑过,春天的气息十足。

  喝着酥油茶,66岁的白玛老人抱着重外孙哄他入睡,孙子孙女正在看书学习。看着他们,白玛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童年。

  “父母都是恰鲁庄园的农奴,养了5个孩子,两人一天只能挣两勺子糌粑。”白玛从厨房里拿出一个木质糌粑勺,这样的勺子是西藏老百姓从古至今盛糌粑的器具。

  白玛说:“以前父母每天都要拼死拼活地干,但全家人还是吃不饱。现在家里的糌粑多得吃不完。”1959年民主改革时,白玛家分到了11亩田地,从此一天能吃上三顿饭。

  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城北街道波姆庆社区,90岁的边巴仓决老人欣赏家中绿植(3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洪明 摄

  位于日喀则市江孜县城西南约4公里的江热乡班觉伦布村,帕拉庄园坐落于此,全称帕觉拉康,曾是旧西藏十二大贵族庄园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西藏贵族庄园。68岁的班觉伦布村村民多布杰对于糌粑有着独特的情感。

  多布杰家比白玛家当时的处境稍好一点,他的父母、爷爷是帕拉庄园的差巴,可以从庄园租赁田地耕种,年底上缴一定的粮食和钱财。

  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城北街道波姆庆社区,90岁的边巴仓决老人在二楼客厅晒太阳(3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洪明 摄

  “以前种地要向农奴主缴税,现在种粮食,政府还给补贴。小时候水果都没见过,现在不仅主食丰富了,一年四季还能吃上蔬菜、水果。”多布杰黝黑的脸庞泛起笑容。

  多布杰还对产量的提高满心欢喜。“现在跟以前比,真是想都不敢想,那时候青稞产量很低。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青稞品种已更新换代七八个品种,产量也从每亩150公斤增加到300多公斤。”他说,今年政府正在建设高标准农田,今后耕作更方便,产量还能提高。

  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城北街道波姆庆社区,边巴仓决的孙子南木加为老人倒酥油茶(3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洪明 摄

  同样的手工艺,如今共同致富

  以前,白玛的父亲尼玛常年赶着毛驴从中尼边境运送生活物资到庄园,母亲做着编织卡垫等手工活,日复一日地艰辛劳作,却改善不了他们的贫穷生活。

  如今,桑巴村建立了编织卡垫和氆氇的合作社,这是白玛的女儿卓嘎发展起来的。47岁的卓嘎闯荡打拼多年,生意日渐红火。

  2007年,卓嘎带着村里2个人去日喀则市区租了一间门店,手工编织、销售卡垫,销路还不错。卓嘎说:“积累了一些经营经验,2015年就回到村里和两位老同事一起干,一来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二来能给村民们找点挣钱的活。”

  在日喀则市江孜县江热乡,班觉伦布村村民多布杰(右)和老伴在二楼客厅浇花(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洪明 摄

  2019年,政府提供了30万元扶持资金,这对卓嘎来说可谓锦上添花,她们把这笔钱作为村集体投资入股,成立合作社,每年给村民分红。“现在有65人在合作社打工,其中32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平均年收入3万多元。”卓嘎的自豪感与成就感油然而生。

  民主改革砸碎了侵犯农奴生存、婚嫁、流动、居住、劳动等权利的制度枷锁,百万农奴实现了真正的人身解放。

  在日喀则市江孜县江热乡,班觉伦布村村民多布杰的妻子在倒酥油茶(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洪明 摄

  同样的豆蔻年华,住房和教育天壤之别

  “小时候全家7口人住着15平方米大小的黑房子,睡在地上,没有被子,只能盖破烂的羊皮。”白玛扯着自己的藏装说,“现在我和老伴每年都有新衣服穿,孩子们都穿棉质衣服。”

  90岁的边巴仓决在旧西藏曾经历过举步维艰的生活。“奶奶经常给我们讲过去的艰苦日子,教育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边巴仓决的孙子南木加说,“她常讲‘就算有100粒青稞也见不到白色,磨不出多少糌粑’。”

  图为日喀则市白朗县旺丹乡桑巴村民族手工艺合作社工作厂房(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洪明 摄

  儿孙满堂,已是四世同堂的边巴仓决无忧无虑。“我拿了好几年的寿星老人健康补贴,今年我90岁了,每年能拿到500元补贴。”她说:“现在政府对老年人的福利太好了,我要享福多活几年。”

  “以前,全家一直跟牛羊混住,没想到现在老了还能住上两层楼房。”边巴仓决说,2012年政府安居工程使她家住上了新房,“吃饭的时候再也闻不到牛粪的臭味了。”

  边巴仓决想起她的姐姐,在13岁时,她的姐姐身上和脸上长满麻疹瘙痒难耐,只能用绳子绑起来,最后还是在痛苦中死去。而边巴仓决自2009年因腹泻住院外,最近10年都没生过病。

  在日喀则市白朗县旺丹乡桑巴村,白玛老人的女儿、47岁的卓嘎在合作社编织氆氇(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洪明 摄

  除了医疗条件大幅改善,教育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时代在发展,教育环境也一天比一天好。边巴仓决告诉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他最小的儿子去天津读内地西藏班,大学毕业后成为日喀则一名人民警察,过上了城市生活。

  正午时分,阳光明媚,室内芳香四溢,边巴仓决老人脸上的笑容十分慈祥。

(责编: 陈建国)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更多>>

领导论述更多>>

理论园地更多>>

相关链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