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藏统一战线 > 统战人士 > 正文

【读史忆人 典故】邓小平太行统战(四)

发布时间: 2020-12-29 10:55:51来源: 统战新语
打印
T+
T-

  七七事变爆发后,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邓小平和刘伯承率八路军一二九师深入日军占领区的后方,以太行山为中心,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作为一二九师政治委员,邓小平与师长刘伯承密切配合,放手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围绕太行山建立起当时全国最大的解放区——晋冀鲁豫解放区,为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太行山的十年,是邓小平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懈奋斗的十年,也是他科学运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十年。巍巍太行山,见证了邓小平一段段统战佳话。

  上党战役结束后,我军继续挥师东进,于1945年10月4日迅速攻占了战略要地邯郸。

image.png

  邯郸地处河北省南端,是华北的南大门,是晋冀鲁豫边区的首府,是当时平汉铁路上唯一被我军占据的重镇。我军若能守住邯郸,就能把冀南、太行、冀鲁豫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一个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2500万、全国最大的解放区。如果国民党占领邯郸,就可能把解放区分割为诸多小块,各个击破,逐个消灭,从而占领整个华北;还可以打通平汉铁路,从南方迅速运兵到东北,将东北地区拿在手里。因此,邯郸成为我们党与国民党军争夺的又一焦点。

  10月14日,国民党第十一战区的第四十军、第三十军和新编第八军共7个师4.5万余人在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高树勋率领下,从新乡沿平汉线北犯,打算攻占邯郸。

888888888888888.png

  10月16日,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晋冀鲁豫军区下达邯郸战役的命令,决定集中太行、冀南、冀鲁豫3个军区主力共6万人,动员10万以上民兵参战,刘伯承和邓小平决定诱敌到漳河以北、邯郸以南的河套多沙地带,同时在平汉路东、西和敌人正面部署部队,准备开展钳形攻击,计划以两个月的时间逐次歼灭敌人。

  10月20日,国民党军先头部队渡过漳河。到10月24日,敌军已深陷于漳河以北、邯郸以南、滏阳河两岸狭窄的河套地区,钻进我军预设的口袋阵。

  10月28日黄昏,我各部队开始对敌发起总攻。与此同时,争取高树勋起义的政治攻势也在抓紧进行。

  高树勋原是冯玉祥部国民联军的师长,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坚持抗日,也与我搞过磨擦,后期倾向进步,不愿充当重开内战、进攻解放区的罪人,便派人与我联络,准备站到人民方面来。邓小平了解这一情况后,十分重视,托人转告高将军,希望他认清形势,瞻念前途,毅然举行起义,为人民作出贡献。刘伯承也转告高要当机立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当邓小平等得知高树勋顾虑家眷尚在徐州的安全时,当即电告党中央转告陈毅同志派人将其接到解放区。高树勋感激不已,表示决心起义。

  10月29日,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李达赴马头镇高部指挥所,以刘伯承、邓小平代表和西北军旧友的双重身份与高促膝深谈,高树勋终于在10月30日率新八军及由他指挥的河北民军共万余人在马头镇宣布战场起义。

  高树勋率部起义后,敌部署出现缺口。10月31日黎明前,马法五率主力向南突围,被我军包围后活捉。此后,敌第三十军和第四十军均被我歼灭,俘敌2.3万人。石家庄、安阳出援之敌闻风而逃。至此,邯郸战役胜利结束。

  11月1日,中央致电邓小平等,指出:“高树勋起义意义很大,你们处置很对”。又致电高树勋予以鼓励。11月13日,邓小平还介绍高树勋加入中国共产党,得到中共中央批准。

image.png

邓小平(左一)与高树勋(右三)等人合影

  高树勋是国民党军队在解放战争中第一位战场起义的高级将领,这对于全国解放战争,具有重大而深远影响。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党军队开展“高树勋运动”。1945年12月15日,毛泽东同志为中共中央起草了《一九四六年解放区的工作方针》,十项工作中第二项就是“开展高树勋运动”。

image.png

解放军举行欢迎高树勋起义活动

  毛泽东同志写道:“为着粉碎国民党的进攻,我党必须对一切准备进攻和正在进攻的国民党军队进行分化的工作。一方面,由我军对国民党军队进行公开的广大的政治宣传和政治攻势,以瓦解国民党内战军的战斗意志。另一方面,须从国民党军队内部去准备和组织起义,开展高树勋运动,使大量国民党军队在战争紧急关头,仿照高树勋榜样,站到人民方面来,反对内战,主张和平。”

  从高树勋起义到解放战争结束,国民党官兵起义发生了120起左右,其中师以上重大起义就有60余起,起义人数达114万(不含投诚),占蒋介石总兵力800万的七分之一。中共中央发动的“高树勋运动”在全国解放战争中起到了特殊作用,动摇了国民党的军心,瓦解了敌军的战斗意志,严重削弱了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加速了其军事崩溃和政治危机,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和最终胜利,加速了蒋介石反动政权的彻底垮台。

  邯郸战役胜利结束后,邓小平当即决定在邯郸峰峰煤矿召开晋冀鲁豫中央局全体(扩大)会议,研究和部署晋冀鲁豫党政军民迎击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各项准备工作问题。会议决定:(1)扩大军队,整编主力,集中主力打大仗;(2)发动群众,在新区实行减租减息,在老区复查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3)准备进行长期战争,部署后几年工作。这次会议把党中央对晋冀鲁豫区工作的总意图同实际情况相结合,明确了主要任务和基本措施,它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关照全局,预谋长远的领导风格。

  不久,全面内战爆发,刘伯承、邓小平率主力部队向豫东、鲁南方面作战。1947年5月4日,党中央电令刘伯承、邓小平休整,准备实施外线作战,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6月30日夜,刘邓大军12万人突破黄河天险,离开晋冀鲁豫根据地,离开了战斗十年的太行山,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我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开始了逐鹿中原的壮举。

(责编: 陈建国)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更多>>

领导论述更多>>

理论园地更多>>

相关链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