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藏统一战线 > 理论研究 > 正文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完美结合——浅析党的治藏方略在西藏的早期实践

作者: 汪德军发布时间: 2019-04-10 10:50:18来源: 西藏日报
打印
T+
T-

  内容提要

  和平解放后,人民群众看了八年,比了八年,对封建农奴制的腐朽和反动认识得更加清楚,对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为群众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感受至深,这为变革封建农奴制度奠定了群众基础。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西藏民主革命中采取温和、慎重和尽可能照顾上层利益的作法。达赖叛逃后,仍保留他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和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主任的职务,表明中央对他的处置留有余地。西藏民主改革,是党的治藏方略的早期实践,体现出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完美结合。60年的发展和进步再一次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

  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结合中国社会各民族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和西藏社会形态演进的特殊历史进程,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制定了一系列旨在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保持西藏社会稳定、加快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保证西藏人民生活幸福安定的方针政策,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科学并行之有效的治藏方略,铸就了党在西藏工作的人间奇迹。

  党中央制定“慎重稳进”的方针

  民主改革是西藏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地区社会变革的成功范例,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学说,与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民族问题的光辉范例,是毛泽东思想与西藏的实际成功结合的结晶。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全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日常事务非常繁重的情况下,党中央、毛泽东抽出很大精力解决西藏事务,对西藏工作要求非常严格,要求西藏工委在工作中切实执行“慎重稳进”的方针,切忌急于求成。“慎重稳进”成为西藏工作长期的指导方针。

  党中央考虑到西藏历史和现实的特殊情况,对西藏社会制度的改革采取“慎重稳进”的方针。《十七条协议》明确规定:“有关西藏的各项事宜中央不加强迫,西藏地方政府应自动进行改革,人民提出改革要求时,得采取与西藏领导人员协商的办法解决之。”一直到1956年,西藏的民主改革才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考虑各方条件不成熟,党中央又提出“六年不改”的方针,等待西藏地方政府觉悟。中央人民政府这种十分慎重的态度和极为宽容的政策,最终为实施民主改革赢得广泛人心。

  党中央对局部叛乱的忍让宽大政策和灵活措施

  为了早日实现和平改革,救百万农奴于水火之中,党中央利用统一战线反复向西藏地方政府作解释工作,耐心等待,同时认真贯彻“慎重稳进”和“六年不改”的方针。

  1958年前后,西藏的局部叛乱逐步升级,严重威胁各族人民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生产、生活、生命安全。对此,中央指示西藏工委及驻藏人民解放军一再争取忍让态度,并希望西藏地方政府担负起平息事态、制止叛乱的责任。

  从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到“六年不改”方针的实施,西藏进入斗争复杂尖锐的时期。中央政府及西藏工委、驻藏人民解放军对局部叛乱的一再升级所采取的忍让、克制的态度,使西藏上层反动集团认为全面武装叛乱的时机已经成熟。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后,尽管中国共产党在西藏民主革命中采取温和、慎重和尽可能照顾上层利益的作法,但为了解放陷于水深火热中的百万农奴,最终不能不触及封建农奴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反动的封建农奴主是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当他们打着宗教、民族旗帜欺骗人民的时候,最后的挣扎是不可避免的,以十四世达赖为头子的分裂主义分子悍然发动全面武装叛乱。为了巩固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和西藏劳动人民的彻底解放,党中央决定彻底平息叛乱,充分发动群众,实行民主改革。

  西藏民主改革的成功实践

  旧的社会制度是必须改革的,不改革,西藏不能进步和发展。早在1951年5月签订的《十七条协议》中,就规定了改革的条款。中央人民政府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耐心等待,并一再推延西藏民主改革时间,无非是教育和期待西藏地方领导人员乃至整个上层集团认清形势,顺应历史潮流,逐渐赞同并接受中央提出的原则,“达到不流血地在多年内逐步地改革西藏经济、政治的目的。”

  实行民主改革,既是西藏各族人民的愿望,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西藏民主改革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封建农奴主阶级的统治,解放百万农奴;变农奴主所有制为劳动农牧民个体所有制;废除僧侣贵族联合专政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人民民主的新西藏。中央提出改革的方针、政策后,西藏工委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并采取有力措施,保证了民主改革的顺利进行。民主改革,首先开展“三反双减”运动。中央指出,西藏民主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以“三反双减”为内容,第二步以分配土地为内容。明令宣布废除乌拉差役制度,废除高利贷,废除农牧民的人身依附;没收参加叛乱的贵族、寺庙及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土地,由原耕农民耕种,对没有参加叛乱的贵族的土地和多余的农具、耕畜、房屋实行赎买政策。

  农区实行民主改革,是在“三反双减”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农区民主改革的核心。在“三反双减”运动中,百万农奴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政权组织,成立农(牧)民协会。农牧民有了自己的政权组织,力量立即显示出来。

  西藏牧区的改革要比农区晚一些。中央关于对牧区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平息叛乱建立政权,不实行民主改革,牧主牲畜仍归牧主所有,实行牧主牧工两利政策,大力发动群众,保护牲畜。牧区实行“三反两利”,特别注意保护草场、牧场,明确宣布不改变原来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寺庙实行民主改革。中央对寺庙民主改革问题做了明确规定:一方面继续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保护爱国守法和有历史意义的寺庙和文物古迹;一方面在寺庙中必须开展反对叛乱、反对封建特权、反对剥削制度的“三反”运动。反对叛乱、反对奴役、反对封建特权,算政治迫害账、算等级压迫账、算经济剥削账;所有寺庙均选出管理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

  回顾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的历史,西藏的发展变化和进步再一次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特殊关怀,没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就不可能有西藏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局势稳定的良好局面,就不可能有西藏60年来历史性的辉煌成就。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把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自身艰苦奋斗紧密结合,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党的十九大引领我们走进新时代,为我们描绘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做出了全面部署、指明了前进方向、吹响了时代号角。新时代是继往开来、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结着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也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追求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讲得好,“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久奋斗,以只争朝夕的改革开放精神,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改革开放基因融入血脉,讲好党在西藏的故事,以信仰的情怀看历史,以责任的担当看历史,以历史的发展看历史,做到用历史成就来激励人,用历史经验来启迪人,用历史教训来警示人,我们就能坚定、执着、无畏地前行,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为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责编: 吴桃)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更多>>

领导论述更多>>

理论园地更多>>

相关链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