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藏统一战线 > 理论研究 > 正文

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八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时间: 2020-09-15 09:57:23来源: 西藏日报
打印
T+
T-

  “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分析当前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要“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做好新形势下我区民族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中华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在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伟大旗帜下,全区各民族与全国人民一道,同舟共济、和睦相处,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上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交往交流交融的程度前所未有,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我们一定要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顺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夯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作出西藏贡献。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就是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西藏工作的战略任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包括藏族在内的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土,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在祖国大家庭中,西藏各族人民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就是要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中华文化始终是西藏各民族的情感纽带、心灵归属。(下转第四版)

  (紧接第一版) 回溯西藏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正是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指引下,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交往交流交融中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民族团结之歌,成就了一个个共同繁荣发展的伟业。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让西藏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思想深深扎根在群众心中,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就是要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要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不断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反分裂斗争,坚决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挑战,不断夯实西藏长治久安的根基,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要认真贯彻《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深化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用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感召人、激励人,培育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维护者、促进者、模范者的社会风尚,从日常小事入手,引导各民族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营造尊重各民族文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社会氛围。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牢牢把握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在推进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团结一心、开拓进取,我们就一定能够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藏篇章。

(责编: 陈建国)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更多>>

领导论述更多>>

理论园地更多>>

相关链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