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藏统一战线 > 理论研究 > 正文

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 谱写高原发展壮丽诗篇

作者: 胡正荣 杨哲发布时间: 2025-08-27 11:32:05来源: 西藏日报
打印
T+
T-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政论片《辉煌六十年:高原诗篇》。该片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根本遵循,把西藏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化作光影叙事,集中展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所取得的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映照新时代新西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同频共振的壮阔图景,谱写了高原发展的壮丽诗篇。

  《辉煌六十年:高原诗篇》在历史纵深和现实切面中,深刻把握西藏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兼具历史厚度、思想深度、审美高度和情感真实,成为解码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生动范本。

  治藏方略引领,西藏取得历史性成就

  六十载砥砺奋进,成就千年未有之大跨越。《辉煌六十年:高原诗篇》立足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串联“千年跨越”“家国同心”“向新而行”“雪山飞歌”“和合共生”“向往之地”六大主题篇章,立体展现新时代西藏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促进文化“双创”、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由1965年3.27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2765亿元,年均增长8.9%;西藏农牧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578元,是1965年的199倍;西藏人口数量由和平解放时的114.09万人增长至如今的370万人;西藏人均预期寿命由和平解放初期的35.5岁提高到现在的72.5岁;74个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青藏、川藏、藏中、阿里四条“电力天路”开通,点亮西藏万家灯火……一组组数据曲线上扬背后,是西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雪域高原天堑变通途,一个更加开放、更加融入全国和世界的西藏正加快形成:公路通车总里程12.49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1359公里,国际国内航线183条。从联通全国到融入世界,西藏释放出区域发展的强大动能,也充分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文化因守护而绵延,因创新而常青。如今的西藏,十万件文物完成数字建档,文化遗产在现代科技助力下得以永续传承;少年藏戏团重现经典剧目《白玛文巴》,使古老艺术在新生代中焕发生机;大型舞蹈史诗剧《诗经·格萨尔》创新性融合《诗经》《格萨尔》这两部经典,通过艺术形式展现文化交融,传递民族团结的力量,让观众直观感受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与深厚魅力。守护和创造并举,促使西藏在新时代文化版图中绽放独特风采。

  绿色发展,为雪域高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尼洋河流域的保护,已升级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治理,50个视频监测站实时运行;被称为“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的双湖县,启动极高海拔生态搬迁,牧民们以另一种方式守护家园;拉萨南山护林员喜看“树二代”茁壮成长,见证人与自然的守望相伴;藏羚羊自由迁徙,嘎拉村擦亮“桃花村”品牌,种质资源库守护生物多样性……这些点滴汇聚成高原上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展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西藏落地生根。

  西藏自治区成立 60 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雪域高原迎来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跃升,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辉煌六十年:高原诗篇》宏阔主题交织细腻表达,历史视野辉映现实进程,生动勾勒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恢弘图景,也让人读懂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厚底色。

  以中国式现代化,擘画中华民族共同体新图景

  当前,西藏正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这既立足西藏独特的区位与生态责任,也关乎国家安全与长远发展。站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西藏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紧密结合,确保在现代化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辉煌六十年:高原诗篇》展现了产业升级正成为西藏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立足高原特色,西藏构建起涵盖低空经济、清洁能源、藏医药、边贸物流等在内的“九大产业”体系,支撑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以藏医药产业为例,产值已达34.53亿元,累计专利1470件;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196.0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1%。这些数据背后,正是新质生产力在雪域高原加速成长的生动注脚,折射出西藏正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并在部分领域“领跑”的跨越。

  开放合作,使西藏加速融入到国家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大局。节目中,吉隆口岸已成为面向南亚的重要通道,是“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合作的关键节点;林芝举办的“环喜马拉雅”企业家会议,搭建起跨国经贸合作的平台;尼泊尔商人库玛尔在拉萨扎根40年,包括他在内的168位外籍人士获得了永久居留证……一个个标志性的事件和生动场景,折射出西藏投资、营商环境持续向好,“世界屋脊”正成为开放前沿。

  随着“十四五”进入收官、“十五五”即将启幕,西藏现代化建设将迈上新台阶。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感叹“西藏既现代又传统”,这既得益于现代化新基建和产业动能的推动,也源自厚重文化和生态底色的有力支撑。《辉煌六十年:高原诗篇》所展现的,不只是区域发展的“西藏故事”,还有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的“高原篇章”。西藏的发展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因地制宜、协调并进,在雪域高原开辟出独特的发展路径。

  西藏的发展奇迹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在雪域高原的生动注脚,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铸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阔步前行的真实写照。节目中,全国各地的“组团式”援藏,把优质课堂送进高原校园,把先进诊疗带到偏远牧区;“家是玉麦,国是中国”,三代守边人的朴素誓言,道出了个人与国家血脉相连的深厚情感;牧区少年斯朗旺扎成为复兴号列车司机,他的人生航道因西藏发展而改变,也让个人梦想和高原巨变同频共振……这样一个个鲜活的身影,把国家战略的宏阔愿景融入藏区的日常生活,汇聚成新时代西藏发展的生动群像。

  《辉煌六十年:高原诗篇》以历史和现实的交响,精准勾勒西藏六十年跨越的内在逻辑,并置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团结的时代坐标中加以呈现,不仅为大众理解中国道路的制度优势提供了直观注解,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编辑:陈建国 责编:牛子壮 终审:刘期胜)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更多>>

领导论述更多>>

理论园地更多>>

相关链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