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藏统一战线 > 民族宗教 > 正文

“辩经”——唇枪舌战的秘密

作者: 易文文发布时间: 2019-05-18 16:50:18来源: 中国西藏网
打印
T+
T-

  5月17日,藏传佛教第15届“拓然巴”高级学衔辩经考试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阳光楼照常进行,今天考试的内容是对五部大论中的《戒律本论》进行抽题辩论。

  辩经考场井然有序,主考官根据顺序陆续点名考僧上场,并现场随机抽取考辩题目。被点名的考僧通常从容不迫,在大家期待和祝福的目光中走向考场正中的佛垫,这就是集全体僧众瞩目的“拓然巴”高级学衔辩经考试的“座位”。

  图为辩经考试现场。摄影:易文文

  上场的考僧,需穿披黄色法衣、戴黄色法帽,更显得郑重庄严。如此穿戴颇具含义,一般重要场合例如大法会、重大场合时都需这般郑重着装,以示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黄色法帽上装饰有很多毛穗,代表着贤劫千佛等,另有象征佛法昌盛的缘起含义。随后,考僧结跏趺坐,端正姿势,准备进入辩经环节。

  据悉,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对本次“拓然巴”辩经考试高度重视,精心准备,特地从西藏和四省藏区20余座寺庙邀请60余位优秀辩手担任本次辩经考试的辩经人员。另外,学院第17届在校学僧也担任辩经人员,提前感受毕业辩经考试的激烈氛围。强大的考辩队伍,如虹的辩经气势,令现场所有人震撼。

  辩经的起势是拍手,只见辩经人员先退后几步,紧接着右手把念珠一甩,套到左臂上,再快速前跨步,右手高高举起,用力一拍左手,一个炸雷般的巴掌声便响在了学僧额前。同时,辩经人员嘴唇快速翻动,串串佛学妙语迸出,时不我待,直逼坐着的考僧。

  另外,辩经人员要在每一个提问前都要发出“谛……”的声音,这个“谛”是藏传佛教中文殊菩萨的种子字,因为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发问前以“啼”音开头象征祈请文殊菩萨的加持,开启辩经的智慧。另外,辩经拍手姿势中两掌相击也有三层含义:一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世间一切都是缘分合和的产物;二为掌声代表无常,一切都将稍纵即逝;三为希望清脆的响声击出心中的慈悲和智慧。

  图为辩经考试结束,学僧与考评人员合影。摄影:易文文

  在这场实打实的唇枪舌战中,考僧则要集中精力,充分展现自己的口才和学识,除机智回应外,还得试图驳倒对方。如果考僧的反应稍慢,那么辩经人员可以击掌或甩念珠以示警;如果考僧应对得体的话,马上赢得僧众的喝彩;如果认为考僧的回答不够完整得体,或是有意验证考僧水平,其他辩经人员可以同时出列上场发问。每到这个时候,往往就是辩经场上最激烈的时候,好几位辩经人员“刁难”一位考僧,这个时候最能考验出一位僧人的学识和智慧,能够从容不迫、机敏应对、以一对多的僧人,无疑是五部大论中的“学霸”,是全场为之鼓与呼的佼佼者。

  辩经是藏传佛教中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它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也不是情绪激动下的争执。辩经要求对辩双方思维敏捷、逻辑清晰、言之有据,从而通过反复辩论,加深学习理解,厘清义理,通达显乘,提高在佛教显宗上的领悟。几天下来,每位考僧人均上场多达10次,可谓是一场身与心的双重较量。

(责编: 陈建国)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更多>>

领导论述更多>>

理论园地更多>>

相关链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