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藏统一战线 > 民族宗教 > 正文

日喀则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 2023-09-28 09:58:01来源: 日喀则市委统战部
打印
T+
T-

  今年9月是自治区第33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热潮,切实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日喀则市以“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奋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为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实施“四大工程”“六项行动”,全力推动新时代日喀则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成果更加巩固,各项工作更具特色,各类活动更赋意义,在继承和发扬历来好经验、好做法基础上,总结提炼,与时俱进,营造了民族大团结的浓厚氛围。

  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强化责任担当,高站位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实践活动。为激发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融入到自治区第33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月动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突出立体架构、多措并举、创新载体、搭建平台,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第23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中秋佳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制定实施《日喀则市2023年9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月实施方案》,各级各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创造条件、整合各类资源,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调动各级干部群众接地气、入民心、有底气,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易于接受、便于接受、乐于接受宣传教育活动。

  二是突出实效导向,促进思想交融、情感相连、心灵相通,奋力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新征程。一是集中营造声势。各级各部门突出地域优势、部门特征和行业特点,创新载体、拓展平台,集中开展特色鲜明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全面动员、全域覆盖、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二是突出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继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文化“润边”工程、新时代日喀则文艺创作质量提升工程等,深入挖掘重大历史事件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御外敌的中华民族大一统内涵,撰写发布《座座关帝庙 段段统一情》文章,详细讲述岗嘎关帝庙历史脉络、朋曲河谷碉楼遗址的历史见证,在各级各部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中华文明礼仪、中华传统技艺教育等活动,珠峰城投集团组织下属4家企业,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包饺子话团圆”“中华民族一家亲 爱心点亮微心愿”“相约博物馆 共话民族情”活动,将中华文明与企业文化相融,创新实施企业文化惠民工程。三是搭建宣传阵地。随着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转,各族群众思想观念、价值趋向、利益诉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趋势,牢记领袖的殷殷嘱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融入现代化生活和社会主流文化,以民族团结+国防教育为主题,统筹全市电影放映资源,精心播放《百团大战》《我和我的父辈》《战狼》等一批主旋律影片,组织开展覆盖全市所有乡(镇)、村(居)的主题电影放映周活动,让“红色基因”根植于血脉,加强红色文化建设,传承爱国主义情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民族团结文明支援服务活动,启动2023年“秋香润基层 奋进新时代”珠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宣传模式,全面发动各类志愿服务队力量;以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为目的,开展民族团结“邻居节”,通过文艺汇演、百家宴、交换礼物、共过林卡形式,搭建互帮互助交流平台,使各族群众从个人家庭融入社区、村居、小区大家庭;四是打造宣传阵地。坚持抓基层、强基础,把宣传教育工作重心下沉到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宣传阵地,持续实施“三项计划”“六个一”主题活动,挖掘树立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如白朗县“石榴花开红似火,籽籽同心一家亲”联谊活动,市人民医院与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为全市重度子癫和慢性高血压18周孕妇远程会诊,日喀则市小学举办首届“团结杯”校园足球联赛。

  三是突出示范引导,携手奋进伟大时代,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日喀则市深化“多元一体”国情、区情、市情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构建课堂教学、网络宣传、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推动“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争创一流、奋勇争先,全力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民族团结公交专线成为城市一道靓丽风景线,精品旅游线路上的30个“石榴籽驿站”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成功打造2个互嵌式社区,推动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探索搭建了“藏品入鲁”经贸交易平台,开展“日喀则-山东”招商引资助力乡村振兴签约仪式,成功签约日喀则市清洁能源政企合作、中核集团300兆瓦光伏+240兆瓦时储,金田产业产业发展(山东)集团有限公司战略投资等10余项目,搭建起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鲁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

(责编: 陈建国)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更多>>

领导论述更多>>

理论园地更多>>

相关链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