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藏统一战线 > 理论研究 > 正文

宗教情怀与国家情怀

作者: 释本性发布时间: 2019-09-06 10:08:16来源: 人民政协报
打印
T+
T-

  人是需要有情怀的,有情怀的人,才是慈悲的人,才是博爱的人,才是仁义的人,才有温度,才有热度!

  作为宗教徒,我认为,要有宗教情怀,作为公民,要有国家情怀。

  什么是我们的宗教情怀,这个可以从菩萨道中找到答案,菩萨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利”精神,这“自利”,应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要有利于我们的佛教个体,也就是我们自己、自身;二是要有利于我们的佛教集体,也就是四众弟子;三是要有利于我们的佛教整体。如何利于自己?那就是要“修行戒定慧,息灭贪嗔”。就是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就是要“明心见性,超越解脱,成佛作祖”。如何利于四众弟子?就是要“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要对四众弟子,敬畏、感恩、结缘、奉献,敬畏四众弟子,感恩四众弟子,为四众弟子结缘,为四众弟子奉献,为四众弟子服务,为四众弟子担当。自利好自己、自身,自利好四众弟子,也就自利好了佛教整体。

  什么是我们的国家情怀?这也可以从菩萨道中找到答案,菩萨道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利他”精神,这“利他”,也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要有利于全体公民;二是要有利于整个社会;三是要有利于所在国家。“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讲的就是这个。我们对全体公民,对整个社会,对所在国家,也要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结缘之心,奉献之心。国家是全体公民与整个社会的载体与整合,为此,要敬畏国家,感恩国家,为国家结缘,为国家奉献,为国家服务,为国家担当。

  我们每个个体,无论是什么身份,从生老到病死,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与意义,特殊责任与使命,自利与利他,构建圆成了菩萨道的核心思想,也是我们实现价值与意义、完成责任与使命的指导思想之所在。这自利是爱教,利他是爱国;这自利是深度,利他是高度;这自利是智慧,利他是慈悲;这自利利他,是一体两面,是一鸟两翼,是辩证圆融,是和合共生,自利与利他也构建圆成了一个和平与和谐的命运共同体。

  大家修学于福建佛学院,一定要有宗教情怀与国家情怀,不能做个冷冰冰,麻木木的人,对“为谁修学”“为何修学”这样的问题,答案一定要明明白白,不可茫茫然然,那就是:我们是为了自己自身修学,为了四众弟子修学,为了佛教整体修学,同时,我们是为了全体公民而修学,为了整个社会而修学,为了所在国家而修学,亦即为了解脱自己,为了广度信众,为了利乐有情,造福社会和国家。一旦我们认清了这些,摆正了这些,也就认清了、摆正了我们的宗教观、信仰观、人生观、生命观、世界观、价值观。

  总之,一个有宗教情怀与国家情怀的学僧,才是一个有温度,有热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学僧,才是个健康的佛陀事业、佛教事业的合格传承人与发展者,作为院长,我希望而且期待,诸位都是这样一种学僧。

  (作者系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本文为作者在福建佛学院新学期开学式上的开示)

(责编: 吴桃)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更多>>

领导论述更多>>

理论园地更多>>

相关链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