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藏统一战线 > 理论研究 > 正文

深刻理解“五个认同”的内在逻辑关系

作者: 《在西藏增进“五个认同”建设各族人民共有精神家园研究》课题组发布时间: 2020-06-24 10:08:31来源: 西藏日报
打印
T+
T-

  西藏作为特殊边疆民族地区,始终受到党中央的特殊关怀。2015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民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最新阐释。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前提。对伟大祖国的热爱,首先表现在认同上,只有认同,才能热爱;只有热爱,才能去缔造和捍卫,这是“五个认同”的前提。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56个兄弟民族也始终并肩捍卫着祖国的稳固统一。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和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思想与道德的精髓。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指出:“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民族的最高利益。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宗教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都要强化对伟大祖国的认同,不断增强国民意识,胸怀爱国主义,把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基础。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五个认同”的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有共同认同的血缘融通、流动交汇的有机体,是一个历经五千年风雨锻造而成的“多元一体”的命运共同体。从古至今,56个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和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终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形成了共同的民族意识。民族意识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之一,亦称“民族性格”,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通过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来。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费孝通曾说,“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同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或民族意识。

  2014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增强各族干部群众识别大是大非、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5年8月25日,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实现西藏和四省藏区长治久安,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要把基础性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坚持依法治理、主动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要大力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相互欣赏、相互学习。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只有培育一种56个民族成员都拥护并且认同的中华民族意识,社会才能稳定和谐,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纽带。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优秀文化的汇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五个认同”的纽带。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把对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只有实现了文化认同,才能谈得上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首先表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党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学习宣传贯彻“五个认同”,特别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传统文化为底蕴,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各民族文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树立起强大的兴国之魂。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保证。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保证。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纵观党史国史,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古老的东方大国建立起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制度,保障我国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生态长期良好的人间奇迹。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始终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维护各族人民共同利益之所在,也是各族群众的政治底线,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保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只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体现,就一定能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归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认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归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是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首先表现为本质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一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认同提供了根本遵循。其次,表现为道路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独特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再者,表现为理论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既生动而具体地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生动而具体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再一次有力地证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仍然是共产党人正确认识、把握和运用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最后,表现为制度认同。社会制度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根本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完善、逐步定型的过程,还存在着许多可变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制度认同更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必须牢牢抓住制度的本质和逐步完善的规律来增进制度认同。

  “五个认同”内在统一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只有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共同从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力量,增强在祖国大家庭团结奋斗的光荣感、自豪感、责任感,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团结友爱、其乐融融的民族大家庭,才能彻底击碎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阴谋,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执笔人 张治国 宋晓亮 马进贤 扎西拉姆)

(责编: 陈建国)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更多>>

领导论述更多>>

理论园地更多>>

相关链接更多>>